首页 报考资讯 行业动态 推动应急管理教育事业

推动应急管理教育事业


作者:小编


重视应急科学基础研究 推动应急管理教育事业


1)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如果单纯以某一个方向,将逐渐暴露这个学科方向办学优势和问题,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办学,对推动应急走向科学化,即应急科学,为实现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应急科学、应急技术、应急工程、应急产业及应急管理)独立建制一级学科也许将打下基础。

2)应急技术类专业未来在各个高校也会遍地开花,应急工程类专业也会设置布局,后面越来越突出的是应急如何科学,即应急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否则会遭遇许多现实窘境。当这几个问题都认识到,应急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制,也将会提上日程。

3)应急无论叫什么名称,在哪个学科下办学,最终都要有一套成建制的人才队伍,形成应急产业和市场,而只有应急作为一个独立建制学科,这些问题才会得到根本性解决

4)应急管理这个学科名称目前属于软科学之列,还需要应急技术。应急技术目前需要安全学科、消防学科、灾害学科、救援医学学科、国家安全学科等支撑。这样的话,问题就来啦,到底孰轻孰重,如果应急有可能作为一个学科的话,到底该如何建,从属两个一级学科,考虑学科专业要服务国家需求和社会服务来说,软、硬方向都需要但又存在很多现实难题,但以目前教育部对学科评估考核标准,存在许多生存困境,所以应急人 把它进一步深入拓宽拓深,实现应急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现实矛盾

5)学科是一个普适性的,2018年应急部刚刚成立后,我们针对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的机遇和挑战,专门写了篇《应急管理部学科支撑探索:新时代的应急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安全》杂志以访谈形式刊登在2018年第5期,一个学科仅为一个部门服务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完善的,抛开题目,2年前的这篇文章提出的许多观点值得今天应急学科建设工作者思考。

6)具有强烈的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着眼应急科学理论问题意识及现实命题思路,深入挖掘应急科学基础理论与探索实践问题,是服务国家、社会和群众的根本遵循。 

7)我国先后出台了三套学科分类规范标准,其中,最基础的是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两个部门标准,即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代码标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所谓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到底怎么确定?目前一般指的是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代码标准。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教育部特设的应急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似乎没有列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中,这似乎是不科学,也是不完善的。尽管如此,常识来说,一个学科属性,决定了这个学科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比如有的学科主要面向政府事务层面,学位论文如果研究企业领域的似乎就不符合这个学科属性要求,这固然是所谓的学科规律,但某种程度上也扼杀了许多创新的思路,因为政企怎么能割裂呢。相对来说,研究生教育相对灵活,问题没那么复杂。在人类认知拓宽及新兴科技等因素推动下的社会飞速发展,各个领域交叉融合已不可阻挡,跨学科的时代,冲破诸多既定规律,也许需要不断试错尝试,创新需要包容、发展、共享、开放的思维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学者专家,抛开门户之见,奔着问题意识,许多应急领域的学术争议都是本可以避免,而这些无论对于创造力挖掘,还是整体应急资源利用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8)应急行业有它的特殊性,理论学习、技能训练都是达到实战目标的重要途径。这里有两个问题是目前瓶颈:一个是应急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一个是应急教育课程体系及配套实训实战技能体系。这是目前瓶颈。对于第一个问题,拥有丰富一线作战经验的师资队伍才是人才队伍培养的师资保障,这块是非常大的短板,当然懂得战略理论的人才不是不重要,但就目前来看,可能不会需要太多,战略层面需要的是具有前沿理论与现场作战经验的高端智库,智库的目的是为应急决策者提供智力支持,进而解决战略层面问题,更多的应急人才队伍需要解决的是战术问题;第二个问题,需要加强应急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专项支持,不是做个课程课件就认为有了课程体系,买套训练设备就有了技术体系。

9)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有差异,可以打通,但需要配套政策。教育系统的业务考核更需要调整,考核体系是方向盘。

10)应急专业建设需要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比如国家专业建设标准、既有师资能力水平,过去许多高校进行应急专业办学,因人设课,也是没办法的事,教育的问题首先是师资队伍的解决,从无到有,也是权宜之计,但绝非长久之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而且是普遍性问题。

11)古今中外一直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做好需求分析,这个从理论上没有错,也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逻辑出发点,但恐怕目前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停留在文件口号层面,有许多因素制约。比如古人早就讲“名师出高徒”、“寻名师大川”,现在看来绝对不是虚传,今天这个似乎也是颇有道理。因为依据目前的教育系统考核标准,在名校名校读书,尤其是跟上名师,业绩考核所倚重的项目成功会纷至沓来,这似乎也是今天优秀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衡量标准,这也许是另一种方式的因材施教。

12)搞应急管理学历教育,河南理工大学在国内应该是较早的,至少应急管理类本科学历教育是最早的,2005年就开始本科教育,国内还认为应急管理教育是个“怪胎”,时光荏苒,到今天整整15年,在应急教育领域,人来人往,不管应急这个事业是社会热点和冷点河南理工大学应急工作者是一直坚持应急管理教育阵地,对应急工作不仅是职业、是兴趣,更是感情。2018年应急部成立对河南理工大学坚持这么久的工作是一种回报、鼓励,也许更多的是期待。2020年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专业获批,随着新专业的建设起航,实现工学、管理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双轮驱动,河南理工大学的应急教育工作也将会和许多兄弟院校,携手并肩,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3)众所周知,应急管理这个词因为2003年非典而起,当然不是说过去没有人关注和研究,过去也有这方面研究,但是挖掘和重视程度不够。这个原本教育部目录里不存在的名称,师资队伍都是来自不同领域,许多人要么选择离开这个领域,要么舍弃了博士年华的原有专业积累。也许,留下的、坚持下来的都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我想,这些也算应急教育史内容,应该要记录下来,,让应急工作者都知道,在早期,开拓这项工作是多么不易,同时要介绍给刚刚进入应急领域的新人好好思考下,重点要认真深入的思考下中国的应急教育到底该怎么办,到底需要一种什么办学精神?这对于推动国家教育事业都是颇具意义的。

14)2020年的新冠疫情突发事件,在回望1918年到1920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疫情,迄今整整100年。在今天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对目前应急管理工作、应急教育事业的冲击影响和启发恐怕比2003非典还要大,应急管理工作、应急教育工作到底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恐怕是每个利益攸关者所关切的。应急教育直接为应急管理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应急教育很关键,应急教育要走向全民科普教育,应急管理要走向应急科学,应急管理教育要走向应急科学教育。疫情应对,一方面拼的是组织协调,另一方面拼的是应急科技创造力、创新力,从这个逻辑上,应急教育该如何搞,要系统性评估,给出现实解决方案。

15)河南理工大学应急救援研究所这几年一直在探索应急科学与工程教育体系,即应急科学与工程知识体系(应急科学、应急技术、应急工程、应急产业及应急管理,当然应急文化体现在其内容之中,现实证明,这项探索性工作有价值,也有意义。2003年非典迄今,应急科学基础理论方法,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翻译引介工作,功不可没,我想这是我国应急科学理论研究的第一阶段,下一个阶段解决是否要考虑结合中国本土文化特点的原创性成果产出问题,当然,“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理念没有错,但是国家安全、人民利益,关键时刻,要有自己产品或服务,才能真的敢于“亮剑”,当然这样一项工作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