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考资讯 人才需求 中国应急管理报:骨干人才“传帮带” 专家驻企解疑难

中国应急管理报:骨干人才“传帮带” 专家驻企解疑难


作者:小编

骨干人才“传帮带” 专家驻企解疑难

——看吉林市化工行业如何推进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吉林省吉林市是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现了煤化工业向石油化工的转变,形成了以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化公司)为主导的门类齐全的化工体系。

  近日,通过走访当地化工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笔者了解到当地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发挥安全技术骨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强化专家指导服务等逐步打造出一支危化品领域的安全专业人才队伍。

  从粗放型到标准化 安全培训制度化

  吉林市危化品行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型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全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的属地领导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工作;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将持续开展危化品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作为重要安全监管内容之一,全面实施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据介绍,该市共有危化品企业754家,其中,危化品生产企业62家,使用企业14家,经营企业678家。该市的龙潭区和经开区是全国危化品重点县区,危化品企业集中,危化品的特性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高,决定了危化品安全一直是吉林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直接关乎化工行业能否安全发展。

  吉林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陈锡红介绍,当前,该市危化品领域安全监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处于吉林省较高水平。

  截至目前,吉林市安全生产专家库共有401人,其中,危化品领域专家101人。该市应急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培训、考试。同时,当地吉化公司、康乃尔化工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均高于企业员工总数的2%,符合《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康乃尔化工在2006年成立之初,就将安全发展作为立厂之本,投入高额专利费用,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引进高级安全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该企业把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多次派相关人员赴青岛参加安全标准化评审培训。目前,该公司已有安全标准化自评员7人,占企业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总数的30%,对增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吉化公司严格落实关于员工培训、班组长培训、日常在岗培训、“师带徒”培训的规定,每年开展停开车操作、异常状况处理、设备使用维护、安全操作技能等培训。同时,组织专业科室和专职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人均培训90小时以上。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以“一个中心,五个基地”为核心的培训格局,拥有以化工仿真、仪表、电气、分析、机械五个实训基地为支撑的综合性培训机构。该公司的培训中心是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具有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资质,拥有28间网络教室,66个装置仿真培训系统,主要用于岗位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等。

  据吉化公司化肥厂人事科科长王伟民介绍,作为危化品生产企业,化肥厂现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46名,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2%,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21人、专科19人。操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为32%,取得本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员占比为98%,技师、高级技师占比为8.3%。

  “百闻不如一见。”吉化公司电石厂人事科科长宿晶玉说,电石厂非常注重日常培训,会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会,将企业从建厂以来的典型事故案例编辑成册,制作成视频,并将事故图片上墙,用血淋淋的事实警示员工,让其牢记违章违纪的深刻教训,及时发现和纠正身边的人的误操作和违规违章行为,从而增强整个安全队伍的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该企业还精心编制了安全能力素质提升题库,借助培训平台灵活练习,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滚动式过滤知识薄弱点,有效提升其安全管理的能力。

  建内训师机制 用人专业对口

  吉化公司建立了内部培训师选拔、考核和退出机制,通过给予授课技巧培训、基本课件、通用案例等支持,推动管理、技术人员上讲台,实现企业在岗培训以内部培训师承担为主。

  “国家和公司经常会举办技能竞赛,竞赛前企业开展的集训活动,对工人技能提升作用显著。”吉化公司安全处的赵坤对培训的作用深有体会。

  2018年,吉化公司炼油厂一名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得银牌的选手,在企业担任培训老师。针对竞赛复习题目,这位老师为企业所有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们答疑解惑,并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问题,共同训练,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很快得到提高。“公司这些选手在竞赛中获奖后回到各自单位,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为比赛组织培训,集中培训一批人员,以点带面,这样工人的技能就会很快得到提升。”赵坤说。目前,该公司有内训师1338人,其中安全环保组内训师186人,安全环保高级内训师25人,中级内训师66人。

  同时,吉化公司制定了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方案,组织38个二级单位、25个机关部门及直属附属机构对所有岗位员工开展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衡量其岗位履职能力的依据,有力促进了个体安全环保责任的落实。此外,该公司还组织危化品从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合格证取证培训。2019年,该公司近670人取得了安全合格证。该公司组织了86期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培训3430人,考试通过率达90%,该公司还组织了危化品管理培训、职业卫生制度培训、内审员培训等业务培训60期,培训2548人次。

  教学相长、师徒共进的“师带徒”培训活动是吉林市危化品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技能提升的重要方法手段。业务技能精、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通过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骨干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对新入职上岗人员和青年职工的定期目标化培养。

  据陈锡红介绍,吉林市近年来强化专业化安全监管,一方面在新招聘或遴选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时,以安全、化工、矿山、机械等专业人员为主;另一方面强化专家指导服务,带动提升基层危化品安全监管专业化能力与水平。今年4月1日,由吉林市聘任的6名化工专家进驻经开区和吉林化学工业经济循环示范园区,在行政许可现场审查、行政执法检查、安全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安全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专家们通过开设专家讲坛,开展示范检查、重点指导等方式,带动基层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推动危化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此外,该市还依托高校或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实操设备组织安全生产人员开展培训。

  据康乃尔化工安全环保部主任柳青锋介绍,2019年,该公司为落实“能者上、平者让”的用人制度,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公司内部公开招聘专业对口的安全管理人员,3名懂技术、懂管理的一线班长走上了管理岗位。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奖励制度,鼓励公司现有安全管理人员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并承诺获取证书后每月增加500元的奖励补助,使安全管理人员有目标、有奔头。

  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一专多能,提高综合素质必不可少。吉化公司乙烯厂人事科科长魏德伟介绍,在人才选拔时,企业特别注重从工艺、设备人员及有丰富经验的班组长中发现现场监管经验丰富、能够及时发现隐患并立即整改的人员。

  人才不足与流失并存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危化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中,具有安全相关专业的占比较少;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工人年龄普遍偏大;安全管理人才不足与流失并存。

  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柳青锋发现,选择在东北就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更多选择国有控股企业,对此,柳青锋表示,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积极引导危化专业毕业生进入民企就业创业。

  在安全管理人才培养上,吉化公司近年来一直鼓励员工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但由于政策引导与激励机制较弱,从业人员常反映,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后从事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承担的责任大、压力大,但报酬、待遇却不高。该公司安全处副处长朱守吉认为,奖励激励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安全专业技能人才接续不足,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吉化公司丙烯腈厂安全科科长王铁军也表示,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需要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对紧缺人才实施定向培养,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资金保障。“现实中往往因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产业链制约等因素,使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王铁军说。

  “要彻底转变危化品领域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仅靠行政引导和要求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中,切实提升从事安全管理人员的满足感、幸福感和荣誉感,留住和吸引安全专业技能与管理人才,通过激发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人才兴安,人才强安。”陈锡红说。

  采访札记  让各方见到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

  在康乃尔化工,“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生产事故是企业的终点”的字样醒目地显示在中央控制室的集成电子大屏幕正上方,时刻提醒所有进出厂的员工:发展安全的化工,是企业的立厂之本。

  然而,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繁复、生产环节较多,从业人员能否始终做到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劳动纪律,仅有“警钟长鸣”还远远不够。

  笔者在走访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无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还是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安全”意识已深植员工内心,但与之相对应的安全技能,能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知行合一成为自觉,却面临着专业、实操、资金、薪酬、待遇等诸多挑战。

  企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可谓迫切,但要跨过安全专业人才的门槛,却需要有学历、有技能;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精力,常年参加学习、培训;需要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安全责任。如履薄冰的工作状态,所得却不够优厚……这些都成为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接续的现实困境。

  安全生产人才是企业安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保障。为此,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即使不能全部成为专业的安全管理员,也要努力成长为安全守门员、监督员,使安全责任落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每一个主体。而加强高危行业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生产从业人员技能,则需要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这努力必然是“实实在在”的,能够“见到实效”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各方有愿望、有勇气、有决心跨入安全专业人才的门槛,合力形成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坚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