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西北大学为其成立于4月的应急管理学院正式举行挂牌仪式。由于疫情原因,十余位教职工见证了这一过程,但未能有一名学生亲自到场。对此,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有些遗憾。
不过,令雷晓康高兴的是,该校一直筹谋建立应急管理学院,而在疫情压力下,各层面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此时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可谓“顺风顺水”。
5月初,一批重点院校已经“组团”增设应急管理专业——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13所重点院校,拟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支撑,增设目录外二级学科“应急管理”。
面对当前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发展的迫切需要,各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应急管理学科进入新的阶段,也将推进其改革发展站上新的起点。
应急管理迎来新一波热潮
雷晓康是在2003年“非典”以后,进入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的。而2003年,也被学界公认为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的“元年”。
那一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非典”之后,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刺激下,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发展成熟。
暨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因学科特色及地方需求分别于2009年、2010年成立了应急管理学院,并尝试在目录外自设本科专业,但当时的响应和影响远不如今天。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乃至国家治理体系正面临全新挑战。
3月5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公布了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 ”暨应急管理学院首批试点学校名单,全国19所高校入选,西北大学是第一家为新学院正式挂牌的高校。
其中,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大学等在安全科学与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建设以及特色领域方面均在我国高校名列前茅,其他如集美大学的海事领域、济南大学的机械领域、昆明理工大学的矿山领域均成为其应急管理学科独具特色的优势所在。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校企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德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这批高校应势成立应急管理学院、增设应急管理专业,是高校对时代命题的迅速回应。
与其他一些高校做法一致,西北大学将应急管理学院设为学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与其公共管理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公共管理学院有自己的积累和优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迅速形成系列建议,对形势加以研判,如‘破解农村社区疫情防控难题,提升农村社区疫情防控水平’‘新冠疫情对西安市服务业影响预测分析’‘学生返校意愿的调查(陕西篇)’等,为各级政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政策建议。”雷晓康分析,“但应急技术方面是我们的短板。这是今后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中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雨后春笋”是否会导致人才过剩
高校纷纷响应,也让人不禁产生疑惑: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学院、增设专业,是否会形成专业过剩的态势?
对此,李德明表示,学科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而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为40万人。如果以整个应急管理产业链条所需的通用人才来统计,缺口将达上千万人。
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对媒体表示:“受专业目录和学科发展目标的限制,目前国内高校每年招收的应急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较为有限,每校每年仅招60人左右,每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仅400人左右,显然难以满足有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工作,主要由理工类高校和防灾救灾专业高校负责开展。既具备现代应急管理理念和知识,又精通应急管理专门业务和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高端战略领导人才,依然相对短缺。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吴超认为,应急管理学科的培养方向设置既要有适用性,又要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应急领域紧密结合。
他建议,从知识层次划分研究方向,设立“应急管理基础”和“应急管理应用”两个学科方向,具体可以根据各高校自身特色在两个方向上加以界定。
“只有招收本科生,培养体系才算建起来”
新学院成立后,在雷晓康看来,首先提上日程的工作是,申请明年应急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招生资格。“一个专业只有招收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才算真正全面建起来。”
据了解,武汉理工大学已经走在前面。今年3月,该校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这是在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转型之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我国首个应急管理本科专业。
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布局了相关应急管理本科专业,也统筹谋划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就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他认为,应创新学制和教育教学方法,以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强化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培养,并充分利用和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整合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应用数字化智能技术,培养复合应用型应急管理人才。
同时,他强调应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红十字会等的交流合作,共建红十字学院或应急管理学院等,培养懂得国际法律和熟悉国际规则的高水平应急管理人才。
熊思东还提出,要补齐在校学生应急管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短板,通过加强应急管理课程建设,增加卫生防疫、灾害应对、应急救援等课程,鼓励在校非应急管理专业大学生选修,增强其风险危机意识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及管理能力。
在前述教育部首批公布的19家应急管理学院试点学校中,也考虑到各省份的需求,并结合各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设置了比较贴近的课程。
事实上,以高校为辐射核心,进而构建、完善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并通过产教融合,实现全民应急安全意识提升,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站上新起点,正是李德明所期待的:“高校参与的不只是学科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服务社会。”